10月2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數百名民眾參加示威活動,抗議美國家安全局(NSA)針對普通美國民眾的大規模監控活動。
針對“棱鏡門”事件持續發酵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表示,中俄等國已向聯合國提交了“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草案,并努力推動相關談判。
在29日舉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方對“棱鏡門”事件持續發酵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方多次表明了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的立場。網絡安全事關各國主權和安全,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國際社會應該牢固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共同合作,有效應對。
華春瑩說,我們呼吁各國行動起來,制定一套各方普遍遵守的行為規范。中俄等國已向聯合國提交了“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草案,并努力推動相關談判。我們希望這一倡議能為國際社會應對網絡安全挑戰提供有益幫助。
歐洲國家媒體近日爆料說,美國情報機構長期監聽默克爾的手機,并大規模監控法國和西班牙公民的電話記錄。德國、法國等國政府已要求奧巴馬政府作出解釋。
白宮或將停止搜集盟友情報
10月28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主席黛安娜·范斯坦28日說,她反對美國情報機構對盟國領導人實施監控,國會將對所有情報監控項目進行徹查。
范斯坦當天發表聲明說,她明確反對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法國、西班牙、墨西哥、德國等美國盟友領導人實施情報監控。除非針對敵對國家或有緊急情況,否則美方不應搜集友好國家領導人的電話記錄和電子郵件。
范斯坦說,白宮已向她表示不會繼續進行針對美國盟友的情報搜集工作,她對此表示支持。范斯坦說,據她的理解,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德國總理默克爾受監控一事不知情,這是一個嚴重問題。美國情報體系某些監控活動已秘密實施十余年,但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對此了解程度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有必要對所有情報監控項目展開徹底核查。
此外,白宮發言人卡尼28日在白宮表示,奧巴馬對國家安全局“完全有信心”,但仍須在情報搜集與維護人民隱私之間尋求平衡。卡尼說:“我們同意,搜集和運用情報的方式必須加強限制”。
惱怒美國竊聽 無礙繼續合作
10月28日,連日來,美國大規模竊聽歐洲盟友的丑聞持續升級,歐洲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一些國家反應激烈,但主要是出于面子考慮,此次竊聽丑聞只會暫時在外交上給歐美帶來麻煩,不會從根本上破壞雙方的政治、經濟合作關系。
分析人士認為,其實歐洲情報機關自身也在搜集各種情報,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遠不及美國。因此,讓歐洲方面震驚的并不是美國竊聽行為本身,而是其行動規模之大、目標級別之高。因此,歐洲國家希望與美國就“情報搜集準則”達成一致,對美國針對歐洲的情報搜集行動進行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現實里美歐關系非常復雜,比如在金融領域,美國一直不希望歐元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因此,除反恐、外交、安全等考量外,美國在竊聽歐洲的行動背后存在一定的經濟利益驅動。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當前局面令人難堪,但美歐間政治、經濟紐帶非常牢固,因此竊聽丑聞不會對跨大西洋關系造成重大影響。盡管外界有一些猜測,但美歐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協定談判肯定會全速推進。美國和歐洲長期以來在共享反恐情報方面關系密切,相信歐洲領導人不會就此終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