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頒布,國家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也越來越重視,為保護國家關鍵數據資源安全和企業信息數據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
制造業作為我國工業的主體,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也是泄密事件發生的重災區。制造業的日常運營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操作,如生產、研發、銷售等,這些數據涉及到企業的商業機密和客戶隱私,一旦泄露,不僅會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還可能對企業的聲譽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員工因業務需要,通過從業務系統下載數據、終端本地生成數據等,導致終端保存了大量不同類別敏感級別的數據,數據外發途徑多而且復雜,面臨很大的泄密風險,主要包括以下風險:
1.生產、運營、技術方面的安全風險。制造業的日常運營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操作,如輸入、編輯、更新和刪除等,這些過程容易出錯。同時,制造業使用的軟件和系統也比較復雜,容易導致數據泄露。
2.供應鏈和合作伙伴的安全風險。制造業的供應鏈中涉及大量的供應商、分包商等第三方合作伙伴,這些合作伙伴有可能泄露敏感數據。
3.設備、設施的安全風險。制造業的設備、設施等資產可能被未經授權的人員獲取或訪問,從而導致數據泄露。
4.人員管理的安全風險。制造業的員工的日常工作需要接觸到大量敏感數據,如果員工管理不善,有可能導致數據泄露。
5.意外泄露和內部威脅。制造業的員工可能會意外泄露敏感數據,或者一些內部人員可能會故意泄露數據。
因此,制造業應該從技術、管理、人員等多個方面加強數據保護,建立完善的數據防泄密體系。同時,制造業也應該加強與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保障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