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號:科創人
文| babayage
編輯 | 笑 笑
——————————————————————————————
1998年,比同齡人早上學兩年的張建耀,帶著一身稚氣就讀熱能動力工程專業,不過發動機這顆“人類工業文明王冠上的明珠”并沒能拴住他的心,在需要買電話卡撥號上網的年代,張建耀對互聯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別于沉迷于論壇、聊天室、QQ和文字MUD的同齡人,他獨獨樂于研究層出不窮的新式病毒以及盜號木馬。“任何大行業都始于混沌,但長期發展下去必然要建立秩序”,意識到這一點,張建耀果斷選擇報考IT專業研究生,并在畢業之后成為了深圳黎明網絡的實習生,專攻信息安全。黎明網絡,堪稱中國互聯網的“黃埔軍校”,馬化騰、張志東便曾供職于此。1990年和1992年,黎明網絡先后設計和建設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電腦自動撮合網絡交易系統,使中國證券交易在全世界第一個實現無紙化、網絡化、全自動實時交易。第一次走進黎明網絡的總部大樓,張建耀便被一樓的榮譽展廳狠狠震撼了一下,“全是各種‘中華之最’,能感覺到這個公司做什么都很牛。”
然而,在互聯網行業風起之初,“做什么都行”反而成為了黎明網絡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若潛心做證券金融系統,也許就不會誕生上市公司金證;若看準IM即時通訊大力扶持馬化騰張志東,也許騰訊今天叫黎明;若堅持走集成路線,也許能填補粵省至今沒有上市集成商的空白……
太多的“也許”之中,也包括聯軟團隊的出走。2004年剛剛實習不久,張建耀便感覺到黎明網絡的發力方向太多,“對信息安全不是很上心”,正當他糾結是否要接受華為的offer——糾結于要穩定還是要夢想——聯軟創始人祝青柳找到他,詢問是否有興趣一起創業,那顆不安分的心立即被點燃。
“我反復問自己,要去大廠當一顆螺絲釘,還是走進未知,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最終,黎明網絡的銷售總監、研發總監和技術總監三位高層集體創立聯軟,創建初期的六人團隊中便有張建耀的身影——身份:實習生;工資:剛夠吃飯睡覺;住址:城中村,優點是離公司只隔條馬路,缺點是小偷太多……放棄了大廠3倍的薪水,去一個創業團隊“007式”加班,名牌大學研究生拿著微薄的工資玩兒命,“很多同學都擔心我是不是被騙了(苦笑)”。
事實證明,精準的眼光與果決的選擇,能夠讓年輕人在起步階段獲取超速成長。2007年,張建耀受命北上,負責籌建北京分公司。
這一年他26歲。
3年時間,聯軟在銷售端逐漸打開局面,團隊也逐漸發展到小30人的規模,“基本已經活了下來”。為了拓展市場份額,進軍北京勢在必行。
3年時間,張建耀已經從“只有潛力沒有生產力”的實習生,成長為團隊的核心技術骨干,并對公司戰略及業務全貌熟稔于心,但是,他并沒有銷售能力,因此北京分公司成立之初,聘請了一位行業銷售大咖擔任總經理,張建耀則負責組建售前、售后團隊,為銷售提供支持。
2010年,銷售大咖為了人生追求掛印而去,張建耀接到委任,正式成為聯軟北京分公司負責人。“挑戰很大,研發做了三年,配合銷售又做了3年,但沒有真正做過銷售工作,對北方的商務模式也很陌生——說直白點,無法適應技術到銷售的轉變。”
接下重任之后,張建耀的日常便是奔走于京城街頭巷尾,拜訪客戶、參與競標。不懂請客、不善喝酒,導致一些競標中表現優異的機會遺憾旁落,但也有好處,“所有愿意采購聯軟產品的,都是專注于業務、只關心產品質量的優質客戶”。
問及跨界銷售的心得,張建耀談到了兩點:
第一,To B銷售是要搞定一個鏈條而不是一個人,“技術人賣技術產品,你接觸的第一個人大概率是對方技術團隊的朋友,交流得很舒服,但他往往不是決策者,隨著溝通的深入,你要努力將自己的產品技術原理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解決方案,說服最終決策者”。
第二,To B銷售的過程,并不是完成自己的目標,而是幫助對方完成他的目標,并且要兼顧決策鏈條上每個人的目標。
做著自己不擅長也難言喜愛的事,失落、受挫在所難免,但張建耀抱著“我就是要把事情做成”的決心,將北京分公司打造成人員規模50+、貢獻銷售額三分之一以上的精英團隊。
2013年,孩子適齡入學,張建耀逐步將北京團隊的事務交接出去,回歸深圳本部,先是扛起了全國四個銷售大區其中之三的領導責任,隨后,又協助公司跨過了管理升級的鬼門關。
讓聯軟核心團隊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聯軟的發展近乎停滯,銷售額增長緩慢,團隊士氣不振。團隊集體研討反思后,確定問題在于企業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撐高速發展。“每個人都做過管理工作,包括我也算從無到有搭建了一個分公司,還多年負責全國售前團隊的培訓搭建,但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后所需要的管理體系,是另一個層次的東西,聯軟核心團隊全部開始投入到對管理的研究學習之中。”
有人報考EMBA,有人稻盛和夫不離手,團隊開會的話題永遠是管理、管理、管理……創始人祝青柳曾說“聯軟至少有5次幾乎死掉”,管理這一關便是其中之最兇險。僅就確立企業價值觀一事,聯軟團隊便不知耗掉了多少腦細胞,“我們之前有過一個價值觀,可到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價值觀是拿來用的,不是說給外人聽的。”
最終,“敬天愛人,誠實正直,不懈努力”十二字被確立為全體聯軟人的價值觀。在價值觀推行的過程中,有人離開、有人進來,2017年,在全新管理體系淬煉下的聯軟,銷售額突破億元,并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每年保持著50%以上的增速,企業規模也擴張至今700+人。
一個有趣的插曲:隨著“誠實正直”這一價值觀的提出,聯軟的每一句宣傳口號都要嚴格符合客觀事實。“之前的口號是‘21家全國性銀行,聯軟服務其中13家’,第二年有一家終止服務,祝總說得改成12家。我說服務過的就算服務吧?他說不行,咱得誠實,是12就12……”
科創人:銷售增速的明顯改進,是否有可能是來自于市場端的優化,或者外部形勢的變化?
張建耀:我們認真復盤過,仔細權衡了所有變量,結論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上下一心,戰略同頻,每個人都圍繞明確的目標做事,做事方法有清晰的標準,大大提升了團隊戰斗力。
作為一家深耕信息安全行業多年、堅持走標準化產品的企業,聯軟毛利率不俗,盈利能力足以支持快速拓展規模。但在成立了15年之后,2019年、2020年,聯軟先后進行了兩輪融資,值得關注的是,其B輪投資方為中網投以及深圳高新投——前者為網信辦與財政部共同發起,后者則以貸款業務扶持深圳市中小企業聞名,鮮有涉及投資業務。
張建耀并不諱言融資的戰略目的:“聯軟一直以來主要拼殺于公開市場,對于體制內部的機遇把握能力不足,通過戰略融資,希望聯軟能夠把握住頂層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的歷史機遇。”
除了橫向拓展市場邊界,投身打造安全行業的健康生態也是聯軟未來的重點發力方向。2020年8月8日,聯軟科技加入華為安全商業聯盟2.0。
聯軟已經服務于50+世界500強,90+中國500強,中國最頂尖的六大交易所12年以上,安全管控終端數量超過15,000,000+,值得一提的是,在銀行、證券期貨等金融行業,聯軟的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一直處于行業領先的地位。“在安全行業摸爬滾打十多年,聯軟很清楚,安全問題從來不是單獨某一家廠商能解決的問題,行業頂尖的伙伴們聯合打造安全生態,是安全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科創人:我們之前的采訪中,很少碰到一個從畢業就進入創業公司,最終把公司做大做強的案例,你對想投身創業的年輕人有一些什么建議?
張建耀:我還是要回到“發動機”的話題來,第一,一個企業要想成為一家卓越的公司,就必須要建立一套機制,讓企業中的每個人能夠成為“發動機”,提供源源不斷的自驅力,共同推動公司不斷的排除困難,勇往直前;第二,雖然“發動機”在人類歷史上推動了整個工業文明的進步,但是也難逃被電氣化時代取代的命運,所以不管多大年紀,不管什么崗位,不管職位高低,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以適應未來的發展;第三,過去的十幾年,我基本上把公司里的重要崗位都干了一遍,例如研發、銷售、售前、市場、品牌、戰略、生態、高管等,特別像一部“發動機”,集合了熱能、機械、流體力學、材料、電子等交叉學科,發動機比拼的是能量轉化率,而企業最終比拼的是效率,要提高企業的效率,就需要把各個部門徹底的打通,在每個環節都能夠狠下功夫去鉆研,通過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來提升,這也是我下一階段希望做好的一件事情。
采訪結束于晚間9時的京城,之后張建耀仍有客戶要見,他笑稱“我參與過很多銷售工作,從沒有為了成單請客戶吃過飯,反而和很多客戶成了至交好友,生意談完后走來訪去吃了不少。”
或許,這種專注于事情本身、公事公辦的篤定,才是網絡與信息安全類企業應有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