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棱鏡門事件發生后,我國政府加速推出信息安全政策,來應對目前嚴峻的信息安全局勢,實現國家信息安全的基本體系的建設。
2011年12月 |
工信部印發《信息安全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2012年7月 |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 |
2012年12月 |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 |
2013年8月 |
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13年國家信息安全專項有關事項的通知》 |
2014年2月 |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組長。 |
2014年8月 |
工信部發布《加強電信和互聯網行業網絡安全工作指導意見》 |
2014年9月
|
銀監會、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
2014年10月 |
中央軍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見》 |
注:1.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組長。網絡安全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省市級都將建立網信辦機構,落實國家政策,推動網絡安全行業發展。
2.銀監會、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應用安全可控信息技術加強銀行業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成為了我國解決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問題的一個里程碑,將推動各行業主管機構亦將推出類似行業政策,推動信息安全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我國預計將在2015年出臺網絡安全國家戰略、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網絡安全法、網絡部隊建立等多條重要政策。2015年將是我國的信息安全政策的落地的一年,或將完成我國的第一輪國家信息安全的基本體系。
一、網絡安全國家戰略:
世界上已有超過56個國家先后發布了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在內的超過56個國家發布了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尤其是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今,美國已經發布了3個信息安全國家戰略,信息安全戰略已經正式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介紹,我國也在加速網絡安全戰略的起草,我國網絡安全國家戰略有望于2015年出臺。
二、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制度:
據新華社5月22日報道,我國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該項制度規定,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利益的系統使用的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審查重點為該產品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產品提供者利用提供產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擾、中斷用戶系統,非法收集、存儲、處理和利用用戶有關信息,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將不得在中國境內使用。
網絡審查制度出臺前奏:
5月16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發文: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
6月26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發布文件表示,因賽門鐵克“數據防泄漏”產品存在竊密后門和高危安全漏洞,要求各級公安機關今后禁止采購使用該產品,對于已經在使用相關產品的單位,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停止使用此產品,并列出時間表,盡快試用國產同類產品替換。
三、國家網絡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立法: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網絡安全法屬于預備項目,網絡安全立法將由有關方面抓緊調研和起草工作,視情況在2014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信息安全法律出臺將增強企業網絡安全意識,促使企業加大信息安全投入。目前,我國眾多企業網絡安全意識淡薄,不出現信息安全事件就不重視信息安全,而網絡安全法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臺有望改變這一現狀。信息安全法律可能規定企業在缺少基本防護配置的情況下需要對信息泄露時擁有起訴企業的法律依據,從而推動企業加大信息安全投入。
四、網絡安全部隊: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國防部于2009年6月正式宣布創建網絡戰司令部。繼美國建立網絡作戰部隊后,包括日本等46個國家都建立了網絡作戰部隊,100多個國家在發展網絡戰裝備。
網絡作戰時代,關鍵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投入迅速加大。信息化已經成為國家的命脈,重要的信息行業比如政府、金融、醫療、通信、電力等幾乎完全依賴各種信息網絡系統,一旦這些系統遭受攻擊和破壞,后果不堪設想。伴隨網絡軍備競賽興起,我國成立網絡安全部隊將是大概率事件,對漏洞掃描、工業防火墻、入侵防御檢測等網絡攻防利器需求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