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6月10日,《數據安全法》的出臺,對于加強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7月2日 ,聯軟科技數據安全專家現身直播間,傾情分享多項數據安全實踐經驗,現場答疑解讀數據安全治理難點。
掃描二維碼觀看直播回放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也逐漸成為社會新生產力的要素,是數字產業化、智能化的關鍵。數據安全日趨嚴重,醫療、金融等行業分別出臺了不同的數據安全法律法規。企業數字化架構的不斷轉型,數據保護的格局也在不斷變化,新興技術對于保護數據安全的具體需求,不斷升級的安全漏洞,如何應對法律法規的監管....這些都要求企業必須采取清晰的結構化方式來管理數據安全。數據安全戰略的整體規劃包括數據、人員、流程、技術、規則等5部分,企業必須了解組件時如何單獨和共同工作,才能更好地形成數據保護制度。
數據安全的主要需求為完整性、可用性、機密性,在服務區、網絡安全層、辦公終端區、外部業務網絡中,都有多種技術來保障網絡數據安全,數據安全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業務需求與安全之間的平衡,而企業真正建設的難點在于實行安全工具和策略配置同步等各個過程中。
聯軟根據在數據安全的多年經驗,總結出全新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先來看看企業數據安全建設實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最緊急、最迫切監管先滿足;最重要、最核心的數據先保護
●難點:總體規劃的重視、安全尺度的平衡
●關鍵點:選擇一個平臺而非單個工具,一定要場景化
數據安全戰略的關鍵步驟包括建立框架、確立愿景、商定范圍、指定戰略目標、商定具體行動、提供良好治理。指定清晰且強大的數據安全戰略,是建立堅實框架必須采取的首要關鍵措施之一。數據安全技術的支撐體系包含數據安全摸底、數據安全管控、數據治理稽核三個方面。
聯軟基于TDNA(可信數字網絡架構)理念的ESPP框架,包含零信任、數據安全、防病毒、威脅情報、態勢感知、UEBA、IAM等多個部分,具有領先的信任評估引擎、安全分析引擎等,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數據安全防護支持,讓企業在數據安全保障的同時降低安全對效率的影響。
聯軟在數據安全優勢能力在于:數據梳理/數據發現/個人信息識別(豐富的經驗、案例、技術工具等),數據防泄密/審批/追溯/加解密(DLP、NXG、WMS),移動遠程辦公的安全技術應用(EMM、SDP),網絡數據安全綜合防御能力(NID、CSM),數據安全運維保障(終端一體化),聯軟的多種產品全面保護企業的數據安全,在終端安全一體化、零信任安全、數據防泄露、資產安全及暴露面管理等不同場景中均有應用和落地。
聯軟認為必須根據數據的類型、使用者、交換頻度來區分不同場景,采用不同技術手段予以保護,解決好“度”的問題,取得安全與效率的平衡。通過內容感知、敏感發現、通道管理、數據保護、擴散保護、交換安全,實現分級部署、一體化運維,可視化分析,統一架構、統一審批、統一提醒,按照摸清家底、風險識別、管控落地等流程,全面保護企業業務系統和終端上的業務數據,保證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
聯軟數據安全的最佳實現策略包含文件屬性識別、輔助組合識別、文檔DNA識別、關鍵內容識別、文檔容量識別。聯軟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安全的多種需求,基于合規進行數據分級分類,實時掌握敏感數據分布與外發,敏感數據監控與分析報告,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分級落地管理全流程,同時運用沙箱、水印、文件交換、U盤管控等技術實現數據、文件的安全管控。
聯軟已經服務于50+世界500強,90+中國500強,中國最頂尖的六大交易所12年以上,在金融、電信、制造業等多行業均有成功案例,并獲得客戶積極評價。在數據安全治理方面,聯軟有面對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通過場景化管控和意識培訓等助力企業實現數據安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