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第六屆有著“證券奧斯卡”之稱的“證券期貨科學技術獎”選舉結果公布,深圳市聯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837790)的“UniEMM企業移動安全支撐平臺”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榮獲本次評選科學技術三等獎,成為本屆的黑馬,而這也讓這家“低調做事”的安全公司進入公眾視野。
聯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03年成立,至今已有十五載。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直到物聯網時代,網絡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企業運營的關鍵問題,面對越來越變幻莫測、防不勝防的網絡安全隱患,用戶越發需要更安全更全面更完整的安全技術和軟硬件產品。聯軟科技作為網絡與信息安全這一垂直細分領域多年來一直領先的企業級網絡與信息安全方案供應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究竟是憑借什么能夠在銀行證券等對網絡安全要求頗高的行業廣受好評?本刊編輯正式約訪聯軟科技研發中心總經理王志,聽王總講述了聯軟科技的品牌鑄造之路,讓業界更加清晰了解“聯軟科技是怎么樣煉成的”。
保持初心的“安全極客”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網絡安全技術一直是聯軟的核心競爭力。聯軟CTO王志,是外人眼中典型的“技術極客”。 1993年進入清華大學清華自動化專業攻讀,2001年研究生畢業后在北京工作。在互聯網剛剛興起的千禧年,大多數從事軟件的人都熱衷于網絡游戲開發,“懷揣著創業夢想”的王志則選擇和同學一起創業,要做“中國一流的網絡后端引擎和平臺軟件”。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創業期間年輕的王志和他的創業伙伴們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機緣巧合,一年之后,他來到了崛起在南海之濱、當時改革的最前沿——深圳。也是在這里,王志認識了共同擁有企業網絡安全保護使命感的一群伙伴,成立了深圳市聯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聯軟發展的十幾年來,公司在不斷地變化,王志始終保持一顆“技術極客”的初心,負責公司系統產品和技術路線演進的核心研發工作,致力于將聯軟的產品品質打造成業內領先。
認真的“聯軟合伙人”
2002年來到深圳后,王志供職于黎明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當時的黎明,是企業級網絡安全和系統集成比較知名的企業,在這里王志遇到了張建耀、小何以及聯軟的CEO——祝青柳,這些人也是后來聯軟的初創團隊,自此結下了長達15年的戰友情。
那時候的王志、張建耀、祝青柳是年輕的,也是沖動的,在那個幾十坪的小房間,幾個夢想改變安全世界的少年一起徹夜長談理想、交流技術、分析未來行業大勢,在不斷的思想碰撞中逐漸摸索出后來聯軟的最初雛形——企業級網絡與信息安全方案供應商。
在公司起步階段,CEO祝青柳和CTO王志就大膽嘗試技術突破,這對于一家剛起步的公司來說并不容易,“困難是有的,好在我們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對于創業的熱情和認真的性格是一致的,對于公司的發展方向、技術脈絡以及經營理念的討論,每個人都十分認真的參與并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而這些為后來的公司相關的制度奠定了基礎。”當時最大的難題是“關鍵技術問題是沒有現成東西參考的”,怎么辦?王志等研發骨干從一些科技文獻中尋找解決思路,這個難度極大,因為文獻中很多算法并不公開,首先必須解決了才能深入研究。擅長做技術研究的王志,和擁有豐富網絡實施經驗的祝青柳,恰好協同解決了一系列原本極其困難的技術難題,讓初創的聯軟科技在行業站住了腳。
可控互聯世界的“先驅探路者”
“聯軟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走自主開發、軟件報國之路,堅持做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強大生命力的企業級安全產品。我們認為只有牢牢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潛心做產品,產品的基礎才能穩固,公司的發展才能長遠。”王志首先對記者說道。而基于聯軟主要創始人在企業信息化產品與服務的多年經驗,聯軟科技也從一開始就將自身產品定位在面向政企市場。
在堅持自主開發同時,聯軟科技也本著開放的態度引入優秀開源產品,但隨著自身業務發展和客戶規模變大,開源軟件無法滿足產品和業務需求,聯軟堅定了在關鍵核心軟件產品上的突破性創新,王志說:“從2014年起,我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自主研發了高性能的專用并行數據庫,在海量審計信息的高速存儲和查詢領域建樹頗豐,系統安裝、維護極其簡單,對硬件要求也讓客戶非常滿意,目前已在多家客戶系統上線,效果良好……”聯軟科技一直在堅定不移地踐行著“自主研發、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理念。
聯軟科技的產品研發之路,一直專注于網絡安全領域,從最初的網絡準入和終端安全,直到后來的系統級創新型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在公司發展的歷程中,一直專注于對客戶和市場的需求不斷分析和跟蹤。他說:“我們發現客戶需要的‘安全’,可以分為‘運營安全’和‘保密安全’兩個層面。過去,企業更多的是從關注業務連續性、可用性的角度保障運營安全;現在隨著網絡安全形勢的變化,我們也要關注客戶對機密數據的安全保障的需求。”
基于用戶實際安全需求演變,聯軟科技產品架構在一開始就明確了需求“在一個客戶端、一個管理后臺上實現從網絡準入、終端安全到數據防泄密、反APT等企業用戶的全套內網安全”,這讓聯軟科技成為業界罕見的“基于一套平臺、單客戶端就解決用戶所有安全需求”的網絡安全系統設備商。
立于風口的安全“實力派”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安全領域面對著顛覆性的變革市場需求。王志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很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網絡安全行業未來趨勢。網絡安全技術和產品也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那么,面對這樣全新的時代,聯軟科技的發展之路又將走向何方?
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與成熟,讓海量的信息的存儲和計算有了堅實的技術基礎。而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發展,使得網絡安全廠商完全有可能料敵先機,通過對海量審計信息的大數據分析,結合對過往威脅特征的學習,預測新產生的未知威脅,而不需要依賴于黑名單方式的特征碼識別。由此,也顛覆了以往的安全產品在對抗威脅方面,只能根據已有威脅特征去匹配,發現已知威脅的被動局面。
王志說:“當前的聯軟科技也一直緊跟全球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提前的布局,我們很早就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兩個領域持續跟蹤和研發,在人才梯隊建設、技術預研、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積累,已經研發出多款創新型產品,等待合適的市場時機就會隆重推出”,聯軟科技依靠前瞻性的目光與未雨綢繆的行動力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人才輩出令聯軟成“全能軟件商”
“萬事萬物中,人才是最可寶貴的”,CTO王志深諳人才對于一家創新型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重要性。15年風雨兼程攜手并肩作戰,光鮮亮麗的背后也有著無數歷盡艱辛的時刻。“我們能夠一路客戶眾多艱難險阻走到今天,最關鍵的原因是我們的核心團隊始終團結攜手,不離不棄,這才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王志認為這是聯軟前進路途中多次艱難時刻最終逢兇化吉的關鍵原因。
聯軟一直尊重“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公司始終堅持選擇合適的人才,不好高騖遠也寧缺毋濫,每個聯軟的員工都是那個崗位最合適的;而在薪資結構上,也會完全根據能力和貢獻,保證公平有效;同時在人員結構上,也會保持老中青結合的梯隊,根據人員技術能力、工作年限、行業經驗來進行人員結構調整優化,最大化地實現“人盡其才”,讓每個員工的工作都具有一定挑戰性,并且能夠體會到工作的樂趣;另外,聯軟根據互聯網行業的特性,也在鼓勵員工勇于挑戰高難度的技術和項目,并且將會對創造巨大價值的員工提供相應的物質和精神回報。
聯軟的人才戰略,已經在一系列的產品和項目中達到很好的效果:在面對業界公認的關鍵難題時,公司抽調最精干的研發人員,從方案選型、架構設計、系統開發開始,快速研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并行關系型數據庫”;同時,在深入研究和對比分析了業界在數據庫技術的最新進展后,進一步研發出高效的表達式解析引擎、自動智能分區分桶的高速查詢引擎等技術,不到半年時間就推出了新版本,圓滿解決了“海量審計信息的超高速存儲和高速查詢”問題。
類似這樣的“人盡其才”的故事在聯軟還有很多,這些聯軟的老將和新兵們,正在公司的各個領域做出了接連不斷的業績,也帶給聯軟科技更大的發展。
如今的聯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堅定地以“構建可控的互聯世界”為愿景,在企業級創新型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領域獨樹一幟,已經為超過2000家各行業用戶和政府機關提供專業級網絡安全服務,正在成為更多的行業客戶網絡安全的“保護神”。
了解更多行業資訊,請關注聯軟科技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