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7月11日報道,前蘋果工程師張某(英文:Zhang XiaoLang)因竊取自動駕駛技術而面臨刑事訴訟。
根據周一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聯邦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蘋果公司于2015年12月聘請張某研發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的研發,張某被指控在陪產假期間下載含有機密信息的文件。
張某告訴蘋果公司,他即將離職,在休完陪產假期后回到中國,加入廣州的X-Motors。根據訴訟,在他休息期間,監控鏡頭顯示張某周六晚9點返回公司,違反公司政策,并帶走了電腦鍵盤,電纜和大箱子。
起訴書稱,張某在蘋果公司的角色是設計和測試電路板以分析傳感器數據,他向蘋果和FBI承認,他把公司的數據傳到個人電腦上。
起訴書稱,張某面臨長達10年的監禁和25萬美元的罰款。
本來是一件很丟臉的事,為什么我們今天還要談論它呢。因為數據防泄密是現在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現有手段無法確保100%的防止泄密,像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一樣會有泄密的風險。安全防護,就像欄桿一樣,部署的越嚴密,防護等級越高,就越難翻越。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提高業務效率,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而絕大多數傳統的數據防泄露手段,是阻礙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的。如果不能把握好保護的“度”,簡單粗暴的保護方法極可能與業務目標是相背離的。
我們認為必須根據數據的類型、使用者、交換頻度來區分不同場景,采用不同技術手段予以保護,解決好“度”的問題,取得安全與效率的最佳平衡。
聯軟UniBDP業務數據防泄露方案是業內第一款以場景驅動的數據防泄露解決方案,以數據智能識別和發現為基礎,通過授權控制、智能隔離、安全流轉、審計追溯等手段,保護企業業務系統和終端上的業務數據,保證數據的高效傳輸、分享和交換。
用個場景舉個例子吧~
某用戶在請假期間突然上班,這就算一次異常行為,系統會追蹤這個用戶的行為,并發出預警。當用戶進一步訪問敏感數據并進行下載操作的時候,會觸發系統的阻斷操作,用戶會無法下載,管理員也會收到該用戶的操作記錄。
系統會根據用戶的網絡訪問頻率、文件下載頻率等多維度進行分析,當用戶行為出現異常時就會預警。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UniBDP的功能:
發現與識別
• 系統支持通過數據來源定義數據類別,通過文檔內容識別和智能聚類算法,實現對終端數據的自動識別,智能分類、分級,可視化展現。
外發通道管控
• 在數據通過外設、網絡應用外傳時,根據安全策略,按數據分類、用戶權限實現管控。
訪問權限控制
• 通過資源訪問控制技術,實現只有受控終端中的合法應用才能訪問受保護的各類業務系統;
• 所有操作將自動進入受控狀態,同時還可以精準控制到使用時間、地點、接入方式等。
訪安全計算環境隔離
• 自動感知需要被保護的業務系統,在業務系統訪問過程中進行權限管控,并將其數據進行隔離防護;
• 對本地硬盤上的數據進行分析,智能識別敏感數據并將其進行隔離防護。
數據安全流轉
• 通過專業的數據安全擺渡和審計控制技術結合,業務數據離開安全域時依然受控,需要經過指定人員審批才能進行數據交互;
• 對于需要外發的數據,可按級別、類型進行管控,可只允許通過打包、轉PDF或原格式外發。
行為審計與追溯
• 自動識別用戶訪問業務系統、敏感數據的行為,對要保護的數據進行標簽化管控,通過標簽記錄數據在內部的流轉途徑,一旦發生泄露可快速追溯完整泄露軌跡;
• 全量采集用戶行為信息,通過深度學習和異常檢測模型,自動發現業務數據泄露風險;
• 對企業文檔進行統計匯總,可查詢某文檔全部或部分內容在企業終端上的分布情況;
• 通過水印技術,防止用戶通過打印、截屏、拍照等方式泄密。
P.S.在"數據安全流轉"中提到的數據安全擺渡,是聯軟的UniNXG安全數據擺渡系統,可以和UniBDP協同使用。
最后,我希望聯軟的愿景會成為我們共同的愿景!
讓我們一起構建可控的互聯世界!